本報訊 (通訊員 蔡 銘)一場場帶鮮味“接地氣”的政策宣講,一件件有溫度“冒熱氣”的志愿服務,一份份送到群眾“家門口”的惠民套餐……這些新時代“文明實踐+”活動在山陽縣城關街道東關社區(qū)隨處可見,在潛移默化中改變著人們的生活,推動著文明的傳播,讓文明新風飛入尋常百姓家。
“文明實踐+藍色法治”譜寫平安和諧。堅持將新時代文明實踐與“三會一課”“主題黨日”等形式有機融合,開展政策宣講、文藝演出、普法宣傳等活動,激發(fā)群眾參與社區(qū)治理的內(nèi)生動力,促進鄰里團結,社區(qū)和諧;聯(lián)合縣紅十字會、晨輝醫(yī)院等駐社區(qū)單位,定期開展普惠性和“訂單式”志愿服務活動,有效推動志愿服務活動制度化、常態(tài)化、長效化。
“文明實踐+綠色生態(tài)”綻放生活之美。堅持以“凝聚群眾、引導群眾、以文化人、成風化俗”為目標,圍繞“踐行二十大·共創(chuàng)文明城·志愿我先行”主題,讓新時代文明實踐擦亮“綠色底牌”;在生態(tài)文明理念的指引下,一抹抹“志愿紅”如點點星火,播撒在社區(qū)的大街小巷、居民小區(qū)、樓群院落和居民家中,不斷讓“綠色因子”融入百姓日常生活。
“文明實踐+紅色暖陽”踐行真情服務。堅持把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作為推動民生工作的助推器,把居民關切的“小事情”放在心上,把民生的“大責任”扛在肩上,用心用情用力紓民困、解民憂,不斷提升居民的獲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;聚焦“一老一小一困”群體,以“察實情、說實話、出實招、辦實事”為抓手,著力在“愛老、護小、惠民”上下功夫,把點點星光匯聚成溫暖群眾的璀璨星河。